
您的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獻 > 電子線 > 電線電纜如何判斷高壓穿點位置?
在我們日常使用的電線電纜產品當中,因為針對不同的工程安裝來說,需要動力電纜線使用的安裝技術也很多,常見的就是電纜的高壓穿點判斷方法。
L1和L2為多芯電纜的兩根導線或單芯電纜的導線與鋼帶(銅帶屏蔽),a、b、c、d分別為導線的4個端點。X為導線一端到擊穿點的距離,L為整根電纜的長度。為了便于理解,我們把導體的電阻集中化,從擊穿點往兩邊分,四段導體的直流電阻分別為R1、R2、R3、R4,擊穿點的接觸電阻為R5。
設A=R1+R5+R3,用直流電阻儀測a、c兩點所得的讀數(shù);B= R2+R5+R4,用直流電阻儀測b、d兩點所得的讀數(shù)。
那么A+B就等于L1加L2的電阻再加上2倍擊穿點的接觸電阻,所以擊穿點的接觸電阻為:R5=[A+B-(R1+R2+R3+R4)]/2,其中R1+R2+R3+R4為L1與L2的電阻之和,測量非常簡單。
應用歐姆定律,導線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關系,可列出下列:X/L=(A-R5)/(R1+R2+R3+R4)={A-[A+B-(R1+R2+R3+R4)]/2}/(R1+R2+R3+R4)={A-B+(R1+R2+R3+R4)}/{2×(R1+R2+R3+R4)},即X={A-B+[(R1+R2)+(R3+R4)]}×L/{2×[(R1+R2)+(R3+R4)]},X=(A-B+RL1+RL2)×(L/2)×(RL1+RL2)。
實際應用時就可應用此公式,大家可以看得出,在上面假設的電阻R1、R2、R3、R4和R5幾個電阻根本就沒有直接測量,也沒有直接應用于計算,只是間接地使用它們,因此特別簡單適用。
在應用中應注意兩個問題:
1.測量直流電阻時,線夾要夾緊導體(鋼帶等),減小人為造成的接觸電阻。
2.有時盡管已經高壓擊穿,但是用電阻儀測量時電阻仍為無窮大時,可以再打一次高壓。
只要能用電阻儀測量出數(shù)值就可以了,不用管擊穿點的接觸電阻有多大,因為推導的這個公式與擊穿點的接觸電阻值無關。
關鍵詞:
① 凡本網(wǎng)注明"來源:易推廣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易推廣,未經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獲本網(wǎng)授權的作品,應在授權范圍內
使用,并注明"來源:易推廣"。違者本網(wǎng)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:天津市電纜總廠橡塑電纜廠 發(fā)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易推廣客服微信